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校园资讯 > 正文

青春三下乡∣艺术与教育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李志鸿 来源:艺术与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点击数:212 字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艺术与教育学院精心筹备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一场红色传承与艺术实践的青春之旅。

第一站:文艺星火点亮童心梦——清水镇九年制学校

实践团首站踏入清水镇九年制学校,用文艺的星火点燃孩子们的梦想之光。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精心设计“艺术+童趣”融合课程,将艺术之美与童真童趣深度融合,以活力四射的文艺表演和暖心互动,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艺术之窗,更通过沉浸式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教育的温度,为乡村美育注入新鲜活力。

第二站:温暖“技能包”里的双向奔赴——武威社会福利院

走进福利院,志愿者与小朋友们暖心互动,剪纸课上,彩纸在指尖翻飞,剪出的图案化作声声祝福,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在美感体验中将非遗传承的种子种在心里,开出灿烂的花。手拍鼓前,节奏与欢笑交织,随着鼓点的律动,轻快的旋律敲出满室温馨。就连平日里略显枯燥的科普小知识,也被志愿者们讲成了一个个“温暖故事”。活动最后,志愿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分发给每个孩子,收到礼物的孩子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份温暖在彼此心间久久回荡。

第三站:“创意狂欢”里的科学种子——航校附小

航校附小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狂欢” 热闹开启。志愿者与小朋友齐聚,让课堂成了欢乐与知识的乐园。剪纸课上,小朋友剪出“超级飞侠”“校园小花”等作品,蕴含了无尽的奇思妙想与纯真的童稚之心,一剪一裁之间,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术的深入体验,更是孩子们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自由翱翔。手拍鼓节奏融入科普知识,志愿者边带律动边讲科学常识,鼓点的欢快与知识的奇妙相互映衬,让这场创意活动不再只是单纯的玩乐,更成了播种科学种子的生动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埋下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萌芽。

第四站:“艺武”课堂与探索之旅——科技巷社区

最后一站,志愿者走进西关科技巷社区,为孩子们送上三日“艺术成长大礼包”。课堂上,葫芦丝与手拍鼓的系统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武术一招一式的示范与练习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力量,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赠送葫芦丝与手拍鼓。活动最后一天,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参观了学校新能源科技馆与红色文化馆。展厅内,孩子们专注倾听、主动提问,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敬畏交织,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科技发展与红色精神传承的紧密联系,也让这趟社区之行更添了一层成长的意义。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实现了科技传播、社区服务与思想引领的统一。志愿者们在服务奉献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在基层沃土中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拓展实践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引导更多学子将青春智慧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服务地方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贡献坚实力量!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