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06-24
- 07-12
- 07-12
- 03-25武威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4240
- 07-13
青春三下乡∣推普入乡村 同音筑梦行
盛夏七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组建的“言传新理,同音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国家级重点实践团奔赴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马营坡村,将青春足迹深深印刻在高原乡村,在面对面交流中传播国家通用语言的力量,在田野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诠释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
入户访谈心连心 同音共语促交融
志愿者们穿梭于村巷院落,他们与村民围坐炕头、庭院,用温暖的笑容和真诚的言语,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子女教育现状以及对普通话学习的真实想法与需求。
在与村民交流中,志愿者们耐心解释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对拓宽信息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共享发展机遇的关键作用。他们帮助老人用智能手机学习简单日常用语,当老人们清晰说出“您好”“谢谢”时,屋内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志愿者们在交流中巧妙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生动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主线。他们说道,学好用好普通话,不仅便利沟通,更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护国家统一与稳固,村民对此深表认同。
行走田间大课堂 知行合一强信念
志愿者们深入广袤田野,将学习场域延伸到生机盎然的“社会大课堂”。他们跟随村民走进油菜田、四季豆种植区,实地观察高原夏菜种植,亲身体验农事劳作。弯腰除草、了解收成,汗水浸透衣衫的同时,对乡村振兴的伟大而艰巨与村民的坚韧和勤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青翠田埂成为生动的思政讲台,带队老师现场引导志愿者们思考:国家惠农政策如何在此精准落地?推广普通话对引入新技术、打开农产品销路有何助益?民族团结如何为乡村发展凝聚最广泛力量?同学们热烈讨论,深刻感悟到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与民族发展伟业才能绽放光芒。
青春筑梦新起点 同音同心向未来
马营坡之行,是推普的播种,更是信念的淬炼。志愿者们满载田间实践的收获,在乡村广场举行了总结分享会。大家围坐一圈,畅谈普通话推广如何打破语言隔阂,让青春梦想与村民期盼紧密相连。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语言沟通心灵,用行动促进团结,不仅传递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把“金钥匙”,更在服务奉献中深化了对“国之大者”的理解,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身体力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武职大学子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以实践为墨,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奋进篇章,让同音筑梦的和声响彻每一个青春的角落!
相关阅读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 上一篇:青春三下乡∣“语”你同行 共筑文明[ 07-12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