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校开展馆校协同育人实践课

作者:冯文娟 来源:质量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 点击数:17 字号:【

“这件西夏木缘塔不仅承载着河西走廊的文明密码,更印证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4月2日,在武威市博物馆的文物展柜前,学校24级药学大专2班的芦江丽正凝神记录着讲解细节。在她身后,70余名学子正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开启与历史文脉的深度对话。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次课程创新采用“文物现场授课+传统技艺实践”双模块教学模式。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铜奔马、《王杖诏书令册》简、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西凉府署大堂建筑模型等,每件文物都是三维立体的教科书。“我们不仅要参观,更要读懂器物背后的文明叙事。”同学们一致表示。

在传统技艺实践环节,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体验文物纹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西夏文活字拓印等传统工艺。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正是我校构建“文化传承+技能培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缩影。

馆校合作不是简单的场地转移,而是构建文化育人的生态闭环。学校将持续深化与文博机构合作,将凉州会盟纪念馆、西夏碑等本土文化标识转化为育人资源,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