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1日 点击数:2,189 字号:【

一、项目建设团队

项目负责人:魏润明

项目组成员:

徐德良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副教授、药学专业带头人

邱玉美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副教授、药学专业带头人

赵兴环  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王月安  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建强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杨建美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陈辉生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袁丽晶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李春兰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周海梅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黄菊梅  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李红英  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柴  霞  甘肃德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二、专业建设背景

1.医药行业改革发展为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发展前景

医药行业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世界经济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医药产业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共有医药生产企业7000余家,医药批发企业2万多家,零售企业近40万家,医疗机构30多万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分离的实行,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随之增多,更多的跨国公司也先后登陆内地,医药行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我国正在实施执业药师制度,据目前的统计结果,我国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因此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药品生产、检验、经营、流通、使用和营销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药学人才。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大力整顿以及GMP、GLP、GSP、GCP等认证工作的全面推行,推动了产业规范化,从而对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门槛的提高必将带动对受过正规药学专业教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药学人才的旺盛需求。农村“两网”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动使农村医药市场成为新热点,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前景。

2.甘肃区域经济发展为药学专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近3年,甘肃省医药产业年均增长保持在在20%以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已列入甘肃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建设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医药产业园、民乐中药材产业园四大中医药产业园区,力争到2020年,以中药为主导的陇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建成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枸杞、板蓝根、柴胡、红芪、半夏等10个大宗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兰州高新区陇药综合产业园、兰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渭源工业园区中药产业园、天水生物医药产业园、酒泉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离子医学产业园、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等9个陇药加工制造业产业园区。

药学专业既是我国人才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也是武威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人才紧缺的专业。“十三五”期间,医药产业已被武威市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重点加强生物制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和品种开发,加快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医药产业,为药学专业提供了更新、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

3.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为药学专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通过对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的调研,结合甘肃省和武威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将药学专业列入重点发展专业。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学院办学定位以及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结果,确定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医院药剂科、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等单位从事药品调剂等药学服务、药物制剂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

本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药学专业建设和发展,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快药学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适应医药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保健的需求。

三、专业建设基础

1.确立了清晰的专业建设思路

药学专业始建于2011年4月,专业建设初期的基本思路是:紧紧依靠医药行业办学优势,充分整合、利用行业内资源,为社会及医药行业培养具有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药品调剂、临床用药咨询及合理用药指导、药品营销等医院和社会药学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2.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药学专业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保证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为社会及卫生行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面向基层从事药学服务的高职药学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建成了必需够用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在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的辐射下,药学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建立和完善了由化学实验室、药剂实训室、中药标本室等组成的药学实验实训中心。在甘肃省内设有6家医院、2家药品生产企业和2家药品营销企业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基地。上述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均具有现代化的综合药房及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剂室。

4.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药学专业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10人,专业兼职教师5人。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4人。从医药企业聘请了兼职教师6人。自2011年以来,团队成员共获得校级及以上各类表彰20余人次。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3部。

5.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药学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98人,累计为社会和医药行业输送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351人。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近三年考生报名踊跃,新生入学报到率平均为88.31%。学生就业形势喜人,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8%以上,年底就业率达100%。

四、专业建设思路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甘肃省及周边区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技术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切入点,探索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教学团队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基础,建立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高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突出培养药物制剂与检测和药品经营以及药学服务等一线岗位职业能力的“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建设共享性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药学专业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中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专业建设目标

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总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增加引领与辐射能力;通过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打造“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成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建立校内自主管理与校外第三方监控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将药学专业打造成为甘肃及周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产业支撑型重点专业。

1.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搭建专业建设平台

成立校企(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相关制度,构建校企(院)共建共管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围绕甘肃省和武威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与管理,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建设成果。与武威市各公立医院、甘肃河西三州武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形成专业建设平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2.以现代学徒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医药企业签订培养订单,开设“惠仁堂班”和“德生堂班”等订单培养专业班,在学生完成基本药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任务后,按照订单要求,学生分具体的专业方向到订单企业学习,实现学习过程岗位化、实训场景企业化、考核评价员工化,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3.校企合作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平台+方向”课程体系。以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将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门,优质核心课程3门;校企合作编写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色的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2部,药学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指导书2部;建成以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4.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教学团队

一是培养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引进1名医药企业专家为校外专业带头人,实现双专业带头人。二是培养4名骨干教师,同时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高管,实现骨干教师双重身份。三是培养3名青年教师。四是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聘请8名来自医药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执教能力强、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5.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在原有药学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药学专业不同职业方向的岗位需求,建立具有良好的环境和设备、功能齐全,具备教学、培训、顶岗实习和技术研发功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整合改建化学实验室、中药标本陈列室和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新建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精密仪器分析室、中药炮制实训室、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模拟药房。

新建1个医院药学实训基地和2个校外药品营销实训基地,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6.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面向医药企业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为医药企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员工提供短期培训、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培训以及药学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实现职业教育与药学工作人员的终身学习对接;指导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和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参与企业的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新剂型开发、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等工作,为医药产业经济发展服务。

7.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武威职业学院培训基地,选拔2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和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教育资源,促进药学专业的发展。

9.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建立院系、行业企业、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激励机制,落实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以及教学工作院系督导制度,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10.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药学专业建设

发挥药学专业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药学专业建设。完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2门专业核心课程,力争建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完善中药鉴定中心,建成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引进2名中药专业专职教师。

六、建设内容与举措

(一)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搭建专业建设平台

构建校企共建共管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管过程、共享成果、共担责任。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审核制度。规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订单培养方案由学校和订单单位共同审核。

2.制定柔性化的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基于企业生产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刚性需求,科学调整教学计划,企业适度调整生产安排,确保现场教学、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顺利完成。

3.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管理与评价的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顶岗实习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合作开发产品,进行工艺研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5.制定订单培养教学与管理制度。与订单企业组建订单教学班,校企合作为企业订单培养专业人才。

6.共建企业专家工作室和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选拔技术骨干与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高行业影响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对接。

(二)以现代学徒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与订单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学习平台课程,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到药品经营部门、药物制剂车间和药物检验中心进行认知见习,让学生了解药学工作人员的职场环境和常用仪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第四学期根据订单培养要求分方向由订单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教学与管理,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第五、六学期到订单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训,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探索“任务驱动、工作引领、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和工作引领阶段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导向阶段意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技能,在模拟实训室、仿真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可采取仿真教学或现场教学的方法;工学交替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交替变换中,职业意识养成、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学习得到有机融合。为规范管理,保障“工、学”的有效衔接,教学计划安排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的特点;需审查企业的专业对口性和岗位安排的合理性;要强化过程管理,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管理档案。

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思想品德考核相结合,具体采用综合作业、笔试、项目评审、岗位综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的课程成绩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吻合,且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三)校企合作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见图1)。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甘肃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依据,按照药品生产、经营、质量检验等部门对药学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

“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

以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将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建设《药理学》、《药剂学》2门校级精品课程,《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学》3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作编写《天然药物学》、《医药市场营销》2部校本教材和药学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指导书2部;建立以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任务一览表

项目

建设目标

建设进度

责任人

合作单位

2017-2018

2018-2019

药剂学

制定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制定课程标准, 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准备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徐德良

直属附属医院

药理学

制定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制定课程标准, 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准备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邱玉美

直属附属医院

药物

分析

制定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完成课程标准制定,建设教学资源库。完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的申报。

建成教学资源库。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陈辉生

直属附属医院

天然药物

化学

制定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完成课程标准制定,建设教学资源库。完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的申报。

建成教学资源库。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王建强

直属附属医院

天然药物学

制定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编写校本教材,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完成课程标准制定,建设教学资源库。完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的申报。

建成教学资源库。建成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杨建美

直属附属医院

天然药物学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

完善校本教材。

杨建美

袁丽晶

直属附属医院

医药市场营销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

完善校本教材。

周海梅

惠仁堂、德生堂

药学专业综合实训指导书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

完善实训指导书。

李春兰

直属附属医院惠仁堂、德生堂

药学专业实习指导书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习指导书。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习指导书。

完善实习指导书。

黄菊梅

直属附属医院惠仁堂、德生堂

(四)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建设。培养提高校内专业带头人素质,引进1名医药企业专家为校外专业带头人,制定双专业带头人制度,由医药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专业建设。在学校和企业(医院)积极选拔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教育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对经过考核具有专业带头人资格的,给予重点扶持,在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实践锻炼条件、培训机会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通过国内进修培训、医院实践、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等措施,力争将本专业带头人培养成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建树和影响力,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本领域的省内知名专家。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表

培养方式与途径

培训地点

培养目标与效果

国内考

察培训

国内药学重点专业建设职业院校

目标:更新教育理念,以新理念为指导开展专业建设。

手段:学习国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经验。

效果:能将理论和经验用于药学专业建设中,并指导专业教师开展建设工作。

学术交流

国内先进职业院校、职教科研院所

目标:综合同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运用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手段:学习交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经验。

效果:提高高职教育理论水平,并将其运用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

教改研究

与医院/企业合作

目标:促进科学有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与完善,为同类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手段:开展教改研究,争取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

效果:探索改革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成果。与医院/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与高等院校合作

目标:为行业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

手段:开展科研项目。

效果:为医院/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到企业挂职、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树立骨干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提升其课程开发和专业水平,提高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实现骨干教师双重化,使骨干教师上得讲台进得车间,既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高管。(见表5)

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使其职业教育理念、实践技能、教学教法、教育科研能力都有较大提高。继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完善青年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把青年教师选送到教学名师、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身边学习、熏陶。为青年教师建立考绩档案,记录青年教师德、能、技各方面的情况,作为选拔、使用、晋升的重要依据(见表6)。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投入,从企业遴选8名兼职教师,扩大企业来源兼职教师比例,优化兼职教师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将兼职教师的聘用、考核、管理纳入到教师管理的整体工作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与教学工作要求的契合度。(见表7)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表

培养手段

培训地点

培养目标与效果

学术交流

国内同领域高职院校、企业、医院

目标:综合同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运用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手段:学习最新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

效果: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使课程开发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并应用到核心课程建设中。

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聘请国内专业建设专家和课程建设专家指导讲座。

医院、企业实践

医 院

目标:将医院药房管理经验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为行业、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手段:学习医院药房管理经验,熟悉药学服务方向就业岗位动态。

效果:提高实践技能,并能够依据专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行业、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企 业

目标:将制药企业管理经验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为行业、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手段:学习企业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与企业合作技术开发。熟悉制剂生产方向就业岗位动态。

效果:提高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并能够依据专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行业、企业提供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理论知识学习

教学培训机构

学校

目标: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高职教育理念,理解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参与教学改革,学习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

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师生互动,更好的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将前沿的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中,促进新技术为工作服务,实践经验的增长为教学服务。完善教学监控体制。

为行业提供服务

与高等院校合作

目标:为行业进行技术支持。

手段:为行业进行技术支持。

效果:为医院/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表

培养手段

培训地点

培养目标与效果

学习交流

校内

目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加强教师基本素质培养,

手段: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授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效果: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充分带动教学气氛,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端正的教学态度。

国内同领域高职院校、企业、医院

目标:综合同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运用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手段:学习最新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

效果: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使课程开发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并应用到核心课程建设之中。

医院、企业实践

医 院

目标:将医院药房管理经验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为行业、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手段:学习医院药房工作流程及核心能力,熟悉药学服务方向就业岗位动态。

效果:提高实践技能,并能够依据专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企 业

目标:将制药企业管理经验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为行业、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手段:学习企业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学习主要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及核心能力。熟悉制剂生产方向就业岗位动态。

效果:提高实践技能,并依据专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各种培训等。

教学改革

与医院

/企业合作

目标:促进科学有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与完善,为同类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手段:开展教改研究,争取获得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

效果:将教学改革获奖成果推广至高等职业院校,为其他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兼职教师聘用及培养计划表

职业方向

数量

兼职教师来源

从事教学工作

资格

培养目标与效果

药学服务

8人

医院

医院药学方向模块课程教学,医院实习带教。

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资格或者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目标:掌握先进高职教育理论。

手段:教育理论培训

效果:熟知高职教育理念,具备较高理论教学能力,能够参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及承担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实训实习教学等工作。

药物制剂

制药

企业

药物制剂方向模块课程实践教学,企业实习带教。

医药营销

医药营销企业

医药营销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企业实习带教。

医药营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目标:掌握先进的营销理论。

手段:教育理论培训

效果:熟知高职教育理念和医药营销理论,具备较高理论教学能力,能承担营销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训实习教学等工作。

(五)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在原有药学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药学专业不同职业方向的岗位需求,建立具有良好的环境和设备、功能齐全仿真,具备教学、培训、顶岗实习和技术研发功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整合改建化学实验室、中药标本陈列室和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新建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精密仪器分析室、中药炮制实训室、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模拟药房。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进一步加强与武威市人民医院、武威市第三人民医院、直属附属医院、凉州区医院、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甘肃河西三州武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新建1个医院药学实训基地和2个校外药品营销实训基地,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建设

项目

数量

建设

类型

名称

承担教学内容

服务面向

完成

时间

合作企业

校内实验实训室

基本技能实训中心

1

改建

化学实验室

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等课程实践教学及药学综合实训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德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甘肃三州药业公司、石家庄药业集团、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中药标本室

天然药物学、中医学等课程实验教学

2018

2

新建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

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3

新建

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

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药学

2018

生产性综合实训中心

 

1

改建

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

学生综合技能实训与GMP的实施实训教学,可用于固体制剂、水针剂、半固体制剂生产实训。还可作为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的训练场所。

药学、中药学。

2018

2

新建

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

药物分析、中药鉴定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3

新建

精密仪器室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及药学综合实训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4

新建

校园零售药店

学生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还可作为为基层医院进行培训的场所。

药学、中药学

2018

5

新建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6

新建

中药炮制实训室

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药学、中药学

201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名称

主   要   功   能

建设情况

1

直属附属医院

药物制剂实习和顶岗实训

已有

2

武威市医药公司

药品经营实习和顶岗实训

新建

3

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药品经营与管理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4

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药品经营与管理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5

武威市人民医院

处方调剂、药品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6

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

处方调剂、药品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7

凉州区医院

处方调剂、药品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8

武威肿瘤医院

处方调剂、库房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已有

9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处方调剂、库房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新建

10

甘肃河西三州武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处方调剂、库房管理等实习、顶岗实训

新建

11

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新建

 

 

(六)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为医药企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员工提供短期培训、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培训及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指导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和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参与企业的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新剂型开发、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等工作,为医药行业发展服务。

1.在教学资源数字技术平台的基础上,为行业企业职工提供周期性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培训等。每年培训不少于50人次。

2.为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和药物制剂企业GMP认证提供技术指导。

3.充分开展药学教育服务,发挥教学团队优势,参与企业的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新剂型开发、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等工作。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校内零售药店等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武威职业学院培训基地,选拔2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和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教育资源,促进药学专业的发展。

(九)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建立综合性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毕业生“三证四合格”质量认证制度。要求毕业生必须取得毕业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和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A/B级证书;要求毕业生所有科目考试成绩合格、思想品德操行考核合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合格、毕业综合实习合格。

2.完善和落实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听评课、教学质量信息员等制度。全面了解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研活动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等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完善以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指标的第三方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专业教学质量。

(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药学专业建设

借鉴药学专业建设经验,促进中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和改革。

七、建设成效

1.通过建立互惠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优势资源共享机制、校企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联系企业的桥梁作用和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聘兼职人员,共同负责学生就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2.落实2个订单培养单位,每年订单培养人数30名以上。

3.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50%,实行“三证四合格”制度。以真实任务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大力开展仿真教学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4.构建“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进一步打破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构建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5.坚持“教学做一体”原则,加强课程建设。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和3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编写2本校本教材、1本药学专业综合综合实训指导书和1本专业实习指导书;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6.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骨干教师,提高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课程开发、教研教改能力;聘请兼职教师8人,建立兼职教师库。

7.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改建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新建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新增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加强学生各岗位实践技能培养。

8.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400人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工作能力企业满意度90%以上,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50人次。

9.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专兼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管理职责明确,分工科学、规范有序、运行稳定的目标。建立顶岗实训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人职业发展状况。

八、专业建设进度及任务分解


 

表8:专业建设进度及任务分解表

项目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标志性成果

2017

 

2018

 

1

体制机制创新与综合改革

10万元)

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

  1. 5-7月,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管理与运行制度
  2. 6-9月,制定《校企共同体运行管理办法》

(责任人:魏润明)

  1. 1-10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活动,完善管理与运行制度

2.3-4月,完善《校企共同体运行管理办法》

(责任人:魏润明)

 

  1.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

2.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管理与运行制度

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和教师流动工作站

1.5-7月,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制定管理制度

2.7-10月,成立教师流动工作站,制定管理制度

(责任人:魏润明)

1.3-12月,企业专家工作室开展活动

2.7-8月,教师流动工作站开展活动

 

 

(责任人:魏润明)

 

  1. 企业专家工作室及其管理制度
  2. 教师流动工作站及其管理制度

3.企业专家工作室和教师流动工作站开展活动成效

 

2

 

 

 

 

 

 

 

 

 

 

 

 

 

 

 

 

 

371万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7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2.8月,人才培养模式论证

3.9-10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

4.9月,与兰州惠仁堂和甘肃德生堂合作开设“订单”班

5.11-12月,探索“任务驱动、工作引领、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责任人:徐德良、魏润明)

1.3-5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3-5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9-12月,试行“任务驱动、工作引领、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责任人:徐德良、魏润明)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分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2.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订单”班

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

1.5-7月,构建“平台+方向”课程体系

2.8月,论证课程体系

3.9-10月,制定课程体系质量评价标准

 

(责任人:徐德良)

1.9月,实施“平台+方向”课程体系

2.3-7月,完善课程体系质量评价标准

3.10-12月,形成“平台+方向”课程体系评价分析报告

(责任人:徐德良)

1.“平台+方向”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论证报告

3.课程体系质量评价标准

4.“平台+方向”课程体系评价分析报告

课程标准

1.5-8月,校企合作完成《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四门课程的调研报告

2.9-12月,校企合作修订《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四门课程标准

(责任人:邱玉美、徐德良、袁丽晶、陈辉生)

 

  1. 3-5月,论证《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2. 9-12月,实施课程标准

 

 

 

(责任人:邱玉美、徐德良、袁丽晶、陈辉生)

  1. 《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2. 课程标准论证报告

3.课程标准实施总结

 

优质核心课程

1.5-10月,校企合作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3门优质核心课程

2.11-12月,制定以上三门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3.7-8月,修订《天然药物学》课程标准

4.3-12月,完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3门课程的教学课件

(责任人:袁丽晶、陈辉生、杨建美)

1.3-7月,完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3门课程的的习题集

2.3-12月,完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三门课程的网络资源

建设

 

 

(责任人:袁丽晶、陈辉生、杨建美)

《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3门课程网络资源

精品课程

1.7-12月,完成《药剂学》、《药理学》2门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准备工作

2.7-12月,完成《药剂学》、《药理学》2门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完善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3-10月,建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

2. 3-12月,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资料及获批文件。

 

教材、指导书

  1. 7-12月,完成《天然药物学》、《医药市场营销》2本校本教材的初稿

2.7-12月,完成《药学专业综合实训指导书》、《药学专业实习指导书》的初稿

(责任人:杨建美、周海梅、李春兰、黄菊梅

  1. 3-7月,完成校本教材和指导书的编写

2.8-9月,论证校本教材和指导书

3.9-12月,试用校本教材和指导书

 

(责任人:杨建美、周海梅、李春兰、黄菊梅

  1. 《天然药物学》、《医药市场营销》2本校本教材

2.《药学专业综合实训指导书》、《药学专业实习指导书》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药学基本技能实验实训中心

  1. 7-12月,改建基础化学实验室
  2. 7-12月,改建中药标本室
  3. 5-7月,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责任人:党禅辉、李春兰、黄菊梅、王建强

1.3-7月,新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

2.3-7月,新建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

3.3-5月,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责任人:党禅辉、李春兰、黄菊梅 、王建强)

  1. 中药标本室
  2.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
  3. 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

4.实验室管理制度

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中心

1.7-12月,改建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

2.7-12月,新建精密仪器分析室

3.7-12月,新建模拟药房(校园零售药店)

4.7-9月,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

 

 

(责任人:徐德良、王建强、杨建美)

1.3-7月,新建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

2.3-7月,新建微生物检测实验室

3.3-7月,新建中药炮制实训室

4.7-8月,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

5..9-12月,实训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责任人:王建强、杨建美、周海梅)

1.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

2精密仪器分析室

  1. 模拟药房(校园零售药店)

4.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

5.微生物检测实验室

6.中药炮制实训室

7.实训室管理制度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 5-7月,新建1个医院药学实训基地
  2. 8月,制定运行管理制度

 

 

(责任人:徐德良、王建强、魏润明)

 

  1. 3-7月,新增2个校外药品营销实训基地

2.8月,制定运行管理制度

3.7-12月,学生在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

 

(责任人:徐德良、王建强、魏润明)

  1. 学院直属附属医院药学实训基地

2.2个校外药品营销实训基地

3.实习实习基地运行管理制度

3

师资队伍建设

21万元)

专业带头人

  1. 5-12月,重点培养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
  2. 7-10月,引进1名校外专业带头人

 

(责任人:徐德良、王建强、魏润明)

1.3-8月,校内专业带头人国内考察学习

2.3-10月,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合作建设1门精品课程

(责任人:徐德良、王建强、魏润明)

 

1.专业双带头人

2.1门精品课程

骨干教师

1.5-12月,培养2名专业骨干教师

2.7-8月,2名骨干教师国内培训

3.12月,2名骨干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3-7月,培养2名专业骨干教师

2.7-8月,2名骨干教师国内培训

3.12月,2名骨干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4名骨干教师培养成效

2.4名骨干教师培训证书

3.骨干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成果

青年教师

1.5-12月,培养3名青年教师

2.7-8月,青年教师国内培训

3.7-12月,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4.12月,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3-7月,培养3名青年教师

2.7-8月,青年教师国内培训

3.3-12月,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4.12月,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3名青年教师培养成效

2.青年教师国内培训证书

3.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成果

4.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成果

兼职教师

1.5-7月,聘请行业兼职教师4名,担任医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2.7-12月,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

3.7-8月,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

  1. 3-7月,聘请行业兼职教师4名,担任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

2.3-10月,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

3.8月,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

  1. 兼职教师资源库

2.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教学团队

1.5-12月,建设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2.5-12月,建设《药理学》课程教学团队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1.3-7月,申报药学专业校级教学团队

2.3-7月,申报《药理学》校级教学团队

 

(责任人:徐德良、邱玉美)

药学专业校级教学团队

《药理学》校级教学团队

 

4

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

7万元)

1.7-12月,为行业企业提供不少于30人次的各类培训

2.7-12月,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

3.7-12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和学生创业培训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王建强)

  1. 3-12月,为行业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人次的各类培训
  2. 3-12月,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

3.3-12月,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和学生创业培训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王建强)

  1. 各类培训成效
  2. 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效

3.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培训成效

5

创新创业教育(5万元)

1.7-10月,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2.9-12月,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7-12月,鼓励学生创办校园零售药店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王建强、杨建美)

1.3-7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2.3-12月,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3.5-10月,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与推广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王建强、杨建美)

  1. 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2.学生创业项目及成效

6

国际交流与合作(2万元)

1.7-12月,选拔2名骨干教师参加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在中国境内外举办的培训

2.7-12月,引进成熟适用的药学专业教育资源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邱玉美、王建强)

1.3-12月,选拔2名骨干教师参加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在中国境内外举办的培训

2.3-12月,引进成熟适用的药学专业教育资源并投入使用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邱玉美、王建强)

  1. 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及总结

2.引进的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及其使用效果

7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万元)

1.7-12月,完善毕业生质量认证标准

2.7-12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3.7-12月,建立以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专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第三方评价体系

 

(责任人:魏润明、王建强、杨建美)

1.3-12月,实施毕业生质量认证标准

2.3-12月,落实教学管理制度

3.3-12月,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责任人:魏润明、王建强、杨建美)

1.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分析报告

2.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

3.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4.教学管理制度

5.毕业生质量认证标准

 

8

专业群建设(5万元)

1.5-7月,完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5-12月,建设1门专业核心课程

3.5-12月,建成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5-9月,引进2名中药专业专职教师

5.5-7月,外聘1名中药学专业兼职教师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邱玉美、王建强)

1.3-12月,建设2门专业核心课程

2.3-5月,力争建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

3.3-7月,建成1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3-7月,引进1名中药专业专职教师

5.3-7月,外聘2名中药学专业兼职教师

 

(责任人:魏润明、徐德良、邱玉美、王建强)

1.3门专业核心课程

2.1门校级精品课程

3.3个校外实习实习基地

4.3名中药学专业专职教师

5.3名中药学专业外聘兼职教师

 

 

附:年度经费预算表

 

   

2017

2018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经费预算(万元)

21

360

30

15

    计(万元)

381

45


 

九、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了保证本专业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以确保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2.制度保障。制定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3.资金保障。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武威市政府、医药行(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配套资金426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建设,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审计。

4.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建设进度,做好检查记录和总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每个项目责任落实到人,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十、经费预算


 

表9  药学专业建设经费来源与预算

 

建设内容

合计

(万元)

地方财政:(万元)

学院自筹:(万元)

行业企业:(万元)

总计(万元)

426

238.5

183.5

4

219

19.5

158

25.5

4

0

2017

2018

2017

2018

2017

2018

体制机制创新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及运行

4

1

1

1

1

0

0

建立企业专家工作室

3

1

1

1

0

0

0

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

3

1

0

1

0

1

0

合计

10

3

2

3

1

1

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药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

0.5

0

0.5

0

0

0

毕业生跟踪调查

1

0

0.5

0

0.5

0

0

生源质量分析

1

0.5

0

0.5

0

0

0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论证

5

3

0

0

2

0

0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与推广

5

0

2

1

2

0

0

合计

13

4

2.5

2

4.5

0

0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2

1

0

1

0

0

0

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5

1

2

2

0

0

0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0

1

1

1

0

0

3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

1

0

1

1

0

0

2门精品课程建设

4

1

1

1

1

0

0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5

1

1

2

1

0

0

校本教材、指导书建设

5

1

1

1

2

0

0

合计

27

6

6

9

6

0

0

教学模式改革

实训项目优化

3

1

0

1

1

0

0

现场教学组织

3

1

0

1

1

0

0

四阶段教学模式创新

4

1

1

1

1

0

0

合计

10

3

1

3

3

0

0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调研

1

0

0

1

0

0

0

实验室设计与规划

1

0

0

1

0

0

0

化学实验室

10

6

0

4

0

0

0

精密仪器室

80

50

0

30

0

0

0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室

28

10

0

18

0

0

0

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实验室

29

20

0

9

0

0

0

数码显微互动实训室

51

40

0

11

0

0

0

模拟药房

10

5

0

4

0

1

0

中药标本室

20

10

0

9

0

1

0

药剂学(中药制剂学)GMP实训室

35

20

0

15

0

0

0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26

15

0

11

0

0

0

中药炮制实训室

25

15

0

10

0

0

0

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

2

0

2

0

1

0

合计

321

193

0

125

0

3

0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结构师资培养评聘制度

2

1

0

1

0

0

0

教学团队培养计划

4

1

0

1

2

0

0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4

2

1

1

0

0

0

培养4名骨干教师

4

1

1

1

1

0

0

培养3名青年教师

2

0

0

1

1

0

0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资源库

4

1

1

1

1

0

0

教学团队管理制度

1

0

0

1

0

0

0

合计

21

6

3

7

5

0

0

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完善校内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

0

1

1

0

0

0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制度

3

0

1

1

1

0

0

合计

5

0

2

2

1

0

0

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开展培训

2

1

0

1

0

0

0

技术研发与服务

5

1

2

1

1

0

0

合计

7

2

2

2

1

0

0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5

2

1

1

1

0

0

合计

5

2

1

1

1

0

0

国际交流合作

培训交流

2

0

0

1

1

0

0

合计

2

0

0

1

1

0

0

专业群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

2

0

0

1

1

0

0

师资队伍及实践条件建设

3

0

0

2

1

0

0

合计

5

0

0

3

2

0

0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