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艺术与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赴八步沙开展“传承治沙精神 筑牢育人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6月27日,艺术与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开展“传承治沙精神 筑牢育人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实地感悟“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植树造林的奋斗历程,在治沙精神的浸润中锤炼党性修养、凝聚育人共识。
活动中,教师党员们沿着“六老汉”治沙足迹,参观了八步沙治沙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磨损的劳动工具、一段段感人的治沙故事,生动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郭朝明、贺发林等为代表的“六老汉”,面对“狂风卷黄沙,荒滩无人家”的恶劣环境,立下“一棵也不能少”的誓言,用双手在沙漠边缘筑起绿色屏障的壮举。三代人接力治沙,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八步沙精神。
在八步沙林地现场,党员教师们亲身感受治沙成果——曾经的流动沙丘已化为连片绿洲,梭梭、沙枣等沙生植物迎风挺立。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讲述了父辈们“白天治沙、晚上想家,风沙当饭、苦中作乐”的经历,当说到“治沙人这辈子,干的就是把沙子挡住的事”时,在场教师无不动容。大家纷纷表示,八步沙人的坚守,是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更是砥砺教育工作者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精神标杆。
在纪念馆前的党旗下,教师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与远处的防风林交相呼应,仿佛是对“六老汉”等治沙前辈的庄严承诺。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党员教师们结合高职教育使命谈感悟:“八步沙人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我们当以同样的执着深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治沙需要‘钉钉子’精神,育人更需久久为功,要把这种韧劲融入日常教学科研中。”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教育与实践感悟相结合,让教师党员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了对“八步沙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大家一致表示,要把治沙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立足教学岗位,勇挑育人重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高职教育力量。
- 上一篇:学院安排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03-22 ]
- 下一篇:没有了!